close
我承認是個莫名其妙的標題啦。
 
年關將近,稿債臺高築,害我陷入深深的深深的文字地獄,寫不完的年菜留稿,一邊寫一邊罵又一邊接單,似乎沒有終止的時候。
 
原來接下來科技週報兩個半版時,還以為天下太平,豈料所有的不順(或生意好?)從上周五開始引爆,幾乎每天都有人打電話來求稿(要稿?),產線都要客滿了還一直塞,害我都罵髒話了。(不是淑女該有的行為)
 
我想起幾個朋友描述我「永遠優雅從容滿帶笑容地~~做完一堆事!」這大概就是我不懂拒絕的後果吧,總是要做一堆事。只能阿Q地安慰自己「可能很重要,不能沒有我」,然後盡量維持優雅的姿態,完成它(KO它)!
 
這中間最需要提心吊膽的一事,就是我的歐盟經貿法期末報告還沒交啦。以前曾經忙到弄錯期末報告的截止時間,超擔心也給忙忘了,決定先來完成它完成它。因此,推薦文來啦,我要推薦2008/1/16沈雲驄先生寫的「誰在乎未來競爭力」,順便google此人來歷,發現先前推薦好書「小,不是我故意的Small Giant」他也導讀作序。果然會寫的人就是很會寫呢。這人很愛短結尾哦。
 
中國時報 2008.01.16 
誰在乎未來競爭力
沈雲驄

     我們花太多時間在談內部的權力分配,卻忘了應該努力重振經濟。我們在國際政治上的影響力正在衰退,我們在經濟科技上的力量也在減弱;而當競爭力不斷弱化,人民的不滿也在與日俱增。

     噢,這段話,說的不是台灣。是西班牙前總理貢佐拉斯(Felipe Gonzalez),最近對歐盟所表達的憂心。

     面對全球化,面對新興國家的崛起,面對極可能從美國跨海而來的經濟衰退陰影,各國領袖都不敢大意。歐盟在上個月舉行的去年最後一次會議中,就成立了一個「檢討小組」,負責研究未來歐洲未來所面臨的問題,以及可以選擇的方向。從永續發展、國家安全、經濟模型,到近來大家所關心的氣候、能源移民等問題,這個小組都將在未來幾年內,展開全面性的調查,預定將於二○一○年以前完成一份建議報告。

     由於涉及的層面極廣,這個小組除了找貢佐拉斯擔任主席,也將延攬歐洲政商兩界的重量級領袖共同參與,例如拉脫維亞前總統維克.福瑞伯加(Vaira Vike-Freiberga)、曾經當過諾基亞董事長、也領導過蜆殼石油公司的歐萊拉(Jorma Ollila),將分別擔任副主席。

     歐洲面對的問題,其實也是許多先進國家共同的難題:勞動成本居高不下,要怎樣留住製造業?美元節節敗退、自己的貨幣卻不斷升值,要怎樣維持外銷競爭力?看起來國際油價就算不會再漲,大概也不可能回到先前的低價好光景,該怎麼辦?這麼重要的能源,長期以來嚴重仰賴那些局勢永遠都不穩定的國家,該怎麼保障人民與企業的長期利益?

     還有,迫在眉睫的是,美國的房地產泡沫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,看起來很快就會蔓延到歐洲,其中以英國為首當其衝,要怎麼因應這個全球連動性如此之高的現代金融市場?避免老百姓的血汗錢白白蒸發?

     對歐洲而言,還有兩個難堪的課題。其一,是科技發展腳步的老化。這個人工業文明的發源地,如今卻在技術創新上苦苦追趕別人。在許多產業,歐洲的科技都得仰賴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國,或是遠在亞洲的日本。貢佐拉斯就發現,整個歐洲的情報來源中,有高達九十五%,都是靠美國的衛星蒐集來的。「這種過度依賴美國科技的現象,非常令人憂心,」他說。

     另外,國際影響力的衰退,也讓歐洲領袖們多年來顏面無光。關於這點,在貢佐拉斯看來,是跟經濟力量密切相關的。經濟的老化、找不出創新的方法,造成長期的低成長,擴大了科技與商業上與其他國家的落差,自然無法在國際上維持應有的影響力。

     當然,成立檢討小組未必就能找到答案。例如有人就認為,貢佐拉斯本身就是個需要被檢討的人,這位西班牙政治史上在位最久的總理,自己就曾面臨貪瀆的指控;也有人不看好這小組最後能提出什麼好點子,畢竟歐洲的問題錯綜複雜,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解決

     尤其,眼前的歐盟還有領袖們更關心的政治議題。因為照里斯本協定,歐盟將在明年一月開始誕生第一位專任領袖,問題是:一來,目前還有幾個國家尚未附議這個協定,包括比利時、瑞典、捷克等,看起來都不可能在下半年之前通過;二來,一旦順利通過,這位專任領袖的實質影響力,很可能會凌駕歐洲各國的首長,因此,到時候誰能拿下大位,看起來還會有番你爭我奪。

     只是,在爭奪大位的同時,這些領袖們是否也該花些時間,好好談談未來與競爭力,給人民一些具體的方向

     噢,我說的,不只是歐洲。

http://mag.udn.com/mag/world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270&f_SUB_ID=3043&f_ART_ID=45807

沈雲驄觀點》小,正在流行
沈雲驄 2006/09/06
 
早安財經文化提供。
夠了。鮑‧柏林罕(Bo Burlingham)這本書,要我們暫時停止膜拜大企業、大老闆。小,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一種商業智慧。

賺大錢,令人羨慕;事業龐大,光想就覺得很過癮。所以,很多企業,都想快步成長,努力坐大。一家店不夠看,最好能開分店、搞連鎖。今年賺一億,明年要五億。最好趕快上市上櫃,不然也要擠上一千大、五百大企業的排行榜。老闆們這麼想,媒體也這樣覺得,於是,翻開報紙雜誌,觸目可及的,不是大企業的新聞、大老闆的豪語,就是小企業力爭上游的動人故事,以及小老闆們勵精圖治、努力想當大老闆的勵志小品。

但,多大才夠呢?想像一下,假如你要開一家店,或是正在經營一家公司,五年、十年後,你希望自己的事業到什麼樣的規模?假如一切順利,你的下一步,會做什麼樣的選擇?

如果你從媒體與企管書籍中尋找答案,成長,擴張,坐大,是最可能的一條路。畢竟,身為經營者,挑戰極限,天經地義;對股東而言,樂見更多獲利落袋;對員工而言,公司愈大舞台愈大,也愈有機會加薪。何況,大家都說,商場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小公司,容易被吃掉,要大──至少,要想長大──才能提高經營效率,才活得下來,小──照很多管理顧問的說法──其實很危險。「要知道你是在跟數以百萬計的企業競爭,」前英代爾總裁葛洛夫說的「唯偏執狂能存活(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)」,企業界一度朗朗上口。

真的是這樣嗎?難道,經營者除了瘋狂、偏執地追逐成長,沒有別的更理所當然的選擇了嗎?

不是。鮑‧柏林罕這本《小,是我故意的──不擴張也成功的14個故事,7種基因》,就是要讓我們看見,其實在媒體的鏡頭之外,在企管課堂上熱烈討論的案例之外,有很多公司,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一條路:故意不擴張,刻意限制自己的成長。這些公司,抵抗了巨大名利的誘惑,拒絕上市、婉拒併購邀請,敢與當前「向大看齊」的管理主流論述背道而馳,甘願做一家別人眼中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。

有趣的是,鮑‧柏林罕發現,這些企業都非常、非常成功。產品很棒,品牌很強,公司很賺錢,更重要的:經營者開心,股東滿意,員工向心力高,而且廣受消費者的愛戴。從這些企業身上,讀者將可以發現,原來,規模並不是檢驗企業成功的唯一標準。沒有令人稱羨的高營業額、高成長率,沒有「股王」、「產業龍頭」光環的加持,沒有分析師與媒體的熱烈追逐,照樣可以是令人景仰的好公司。

先不要誤會。鮑‧柏林罕並未否定大企業的貢獻與成就,也不是要企業都回過頭來把規模變小。寫這本書,據鮑‧伯林罕自己說,是想提出一種新的思考,給經營者一種不同的選擇。目前擔任美國Inc.雜誌的總編輯的鮑‧柏林罕,大半輩子浸淫在財經新聞圈,看過很多大企業、大老闆成功的軌跡,卻也看見更多失敗的案例。「在實際的商業世界中,」他說,「大部分的企業,都無法做到媒體所喜歡歌頌的那種規模。」硬要成長,往往得到的結果適得其反。

也難怪企業顧著追求成長。長期以來,向「大」看,一直是全球企業共同的目標,也左右著企管界的論述。尤其是一九八○年代以來,企業併購大行其道,食髓知味的經營者與金融業者更是樂此不疲,各種引導企業快速成長的論述與研究傾巢而出。大企業的成功案例,反覆在企管課堂上被討論,大企業坐大的方法也廣受膜拜與學習。

遠的不說,過去十年來,大企業所創下的傳奇就已經令人目不暇給。戴爾電腦精心安排的生產供應鏈,讓世界目睹一家世界級的個人電腦龍頭,如何以「大」取勝;IBM的連番改革,讓人們相信「大象也可以跳舞」。更別談鴻海、台積電、廣達、宏碁,這些台灣企業在成功卡到不同產業中的全球「大」位後,老闆們身價動輒數百億,呼風喚雨的姿態,更儼然成為企業典範。就這樣,不僅無數的中小企業都在努力追求「一暝大一吋」,連全球最大的企業,平均規模都還在不斷擴大。

「在商場上,如果你跑得太慢,競爭者會咬上來;如果你停止不動,他們會吞掉你!」福特汽車前董事長威廉‧努森(William Knudsen, Jr.)多年前這句話,似乎仍然迴盪在今天的企業經營者心中。

然而,停下來不長大,真的會被吞掉?急速向前衝,真的是企業最好的選擇?管理學界早就注意到,許多公司膜拜成長,卻沒有弄清楚自己的條件,搞不清楚經營事業的根本目的,結果反而在追逐高成長的過程中「行差踏錯」,而一敗塗地。就算沒有行差踏錯,在許多企業個案裡,瘋狂迷戀成長也到了一種損人不利己的地步,經營者終日忙得不可開交,沒有休閒時間,失去家庭生活,無數經理人與員工跟著業績纏身,壓力揮之不去。更糟的是,從美國到亞洲,大企業的經營模式,引起愈來愈多人的反感。百事可樂在印度,耐吉在亞洲,沃爾瑪在美國本土,所面對的消費者反彈雖然還不致於撼動這些企業的江山,卻足以讓這些大企業在管理上左支右絀,在公眾形象上灰頭土臉。

其實,小有小的好處,這點企業也不是不知道。早在經濟學家修馬克(EF Schumacher)在一九七三年提出「小即是美」(Small is Beautiful)的主張以來,各種繞著「小而美」的論述就此起彼落,提出這類反向思考的經濟學與管理學者也不乏其人。媒體──包括鮑‧柏林罕主編的Inc.雜誌在內──也不停地報導成功小企業的故事。

特別是最近幾年,愈來愈多鼓勵小企業與大企業分庭抗禮的著作,陸續問世。例如Fast Company雜誌專欄作家、《紫牛》作者賽斯‧高汀的《小,是新大》(Small is the New Big),就強烈主張「大,不再是種優勢」;長期投入地方企業研究的麥可‧舒曼所寫的《小爾瑪革命》(The Small-Mart Revolution),則相信「有特色的在地化」經營模式,照樣能與沃爾瑪這種跨國企業競爭。

然而,對鮑‧柏林罕而言,這些專注於小企業的論述,之所以無法抵擋全球企業集體朝「大」奔去的狂潮,最大的原因在於本質上,這些論述大多仍然鼓勵企業朝大而去。例如高汀雖然認為大企業的優勢不再,但是在書中依舊鼓勵小企業們設法長大,只不過「想變大,你得從小開始,」高汀說。

因此,鮑‧柏林罕想要在這本書解答的兩個關鍵問題是:一,假如成長是所有企業起步之後必走的路,那麼,這條路有沒有終點?第二,假如規模不是唯一的成功標準,那麼,一個成功的企業不追求成長,應該追求什麼?

藉由接下來書中發人深省的故事,鮑‧柏林罕將一一解答這些問題。他在這本書中所精采描述的十四個企業故事,來自不同產業,規模也差距甚大,但是都共同在企業成長到某個特定階段時,選擇「故意」不要擴張。當大家都想坐大,他們卻故意維持原有的規模;當大家都想賺大錢、想當「產業龍頭」,他們卻為了追求不同的成就,而勇於拒絕客戶,推掉捧上門的鈔票;當大家都怕大公司的競爭,擔心被那些財大氣粗、喊水結凍的財團壓著打,他們卻有自己的一片寬廣天地。鮑‧柏林罕稱這些公司為「小巨人」,因為這些公司雖小,卻有著偉大的「靈魂」,也讓我們看見:大,雖然是企業發展最順理成章的方向,卻不是企業成功的唯一標準,更不是經營者僅有的選擇。

小,又怎樣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a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